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 > 产蛋鸡禽霍乱的诊治

产蛋鸡禽霍乱的诊治

发布于:2015-12-04 00:36:11 养鸡 阅读: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的烈性传染病,急性发病时可引起很高的死亡率,而慢性发病时死亡率很低,但对性成熟的母鸡的产蛋率影响较为严重。笔者在诊治过程中曾发现多起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种鸡产蛋大幅下降的病例,其中以一种鸡场表现最为严重,现报道如下。

1发病情况

2002年9月,伊宁县一大型种鸡场,共有5000多套种鸡,正值产蛋高峰。发病前一个星期有3羽鸡突然死亡,未引起该场主重视,后突然发病,4天时间,产蛋率从95%下降到45%。鸡群精神、采食、饮水、粪便无异常,畜主用抗病毒药物和青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一些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2剖检病变

卵巢轻微出血,输卵管萎缩,内脏无明显可见的病理变化。

3实验室诊断

3.1病料镜检无菌取肝脏、脾脏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革兰氏阴性、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疑为巴氏杆菌。

3.2细菌培养无菌操作取肝脏、脾脏接种于普通培养基中,37℃培养48小时后,见菌落生长,但生长不良,为光滑、微隆、半透明、小圆形菌落。接种于含0.1%血红素的马丁琼脂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后,见光滑、微隆、半透明圆形菌落,相近菌落有融合现象;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中不生长。革兰氏染色、镜检,见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瑞氏染色、镜检,见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

3.3生化实验分离菌能分解果糖、甘露糖、葡萄糖、蔗糖,产酸但不产气;不能分解菊糖、鼠李糖、肌醇;氧化酶、过氧化酶、靛基质、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根据上述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认此菌为巴氏杆菌。

3.4药敏实验用标准平皿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对卡那霉素、林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喹乙醇高敏;对氧氟沙星、链霉素中敏;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土霉索、新霉素、青霉素不敏感。

4治疗

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用高敏的喹乙醇拌料,林可霉素饮水进行治疗,另外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经过4天的用药,种鸡的产蛋率大幅回升至85%,停药后用中草药拌料预防,1周后回访,该场种鸡产蛋率已恢复到原来水平。

5小结

5.1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的产蛋率下降的幅度达15%~50%不等,这主要与鸡的饲养水平和饲养环境密切相关。饲养水平低,饲养环境差,鸡的抵抗力较低,染病后产蛋率下降也较大。该场建在山南坡下,处于风口处,由于气候的原因,昼夜温差较大,且饮水也不正常,使鸡的抵抗力下降才造成较大幅度的减产。

5.2选用敏感药物及时予以治疗,能快速杀灭禽体内的病原菌,使产蛋率得到很快提高,笔者在治疗多起同样的病例中发现,喹乙醇和林可霉素一起使用,疗效显著。

5.3为预防禽霍乱的发生,在饲料中适当加入中草药方剂,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2345678@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 产蛋鸡禽霍乱的诊治

    产蛋鸡禽霍乱的诊治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的烈性传染病,急性发病时可引起很高的死亡率,而慢性...

    2015-12-04